一、研究生考试介绍
一)研究生考试发展历程
1、研究生考试历史发展
1935年4月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效仿英美体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学位授予法",但是在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招收过一些研究生。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长达12年之久。
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2、研究生入学形式发展变化
研究生联考: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全国联合考试,自2016年起不再组织,统一并入12月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力申硕,采取“先进修,后考试”的培养方式,本科有学位证的人员就可以报名同等学力申硕,我校有高校授权,具有同等学力申硕的招生宣传、学习管理、教学安排等直到毕业申请学位的服务职能。
从1999年开始,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外语水平和综合学科水平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
二)什么是研究生考试
1、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
2、考试时间轴:
3、选拔标准
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
一区包括: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
二区包括:
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4、考试人数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增加了37万人,增幅达18.4%。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2020年可能突破350万人。
三)硕士研究生考试分类
1、按培养模式:
学术型硕士(一般为全日制): 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专业型硕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2、按学习形式:
全日制:全日制入学,在校进行学习。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统考生一起学习、但不转户口和工作关系的委培和定向的在职研究生。
四)考试科目
1、管理类硕士:英语(二)=100分 + 管理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200分) 总共300分
2、医学类硕士:英语(一)100 + 政治100 + 医学综合(分为“西医、中医等方向”300分)总共500分
3、经济学专业型硕士:英语(二)+ 政治 + 数学(三)(部分重点学校考英语(一))
经济学学术型硕士:英语(一)+ 政治 + 数学(三)
4、其他硕士(工学、法学、教育学等)总共500分
学术型硕士:英语(一)+ 政治 + 数学 + 专业课
专业型硕士:英语(二)+ 政治 + 数学 + 专业课
二、武侯燕园考研项目介绍
1、办学经验
我校有多年的考研培训经验,从统招应届毕业生考研培训到在职人士研究生培训,直到现在对成人学历(自考、成教、网教、国开)毕业生进行考研培训,熟悉不同的学习水平的群体在考研中的需求和痛点,能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2、主流专业均开设面授班
①管理类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图书情报、旅游管理、会计、审计);
②教育类(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③农业管理、风景园林;
④同等学力申硕的教育类专业;
采用面授班+网络班模式进行考研培训;
3、全国考研专业均可一对一辅导
三、关于考研的个人想法
考研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探索,没有捷径,只有方法;
无论结果如何,尝试就是一种收获;
只要坚持,用对方法,付出不会被结果辜负。